來源:高雄市政府觀光局
來源:高雄市政府觀光局
來源:高雄市政府觀光局
來源:高雄市政府觀光局
蓮池潭
舊稱蓮花潭,位於高雄市左營區東側,南鄰龜山、北接半屏山,潭面面積約42公頃,源於高屏溪。蓮池潭周邊潭水因遍植荷花,在清領時期就名列鳳山八景,稱「泮水荷香」,現因湖畔半屏山特殊造型與龍虎塔遠近倒映水中,而以「蓮潭夕照」聞名。入夜後的蓮池潭,水霧濛濛,景色若隱若現,予人難以言喻的神秘感。
潭上亭台樓閣林立,潭畔遍植垂柳,景緻秀麗。由南而北風景點分別有舊城、龍虎塔、五里亭、春秋閣、啟明堂、孔廟等,吸引各地遊客前往,假日更是絡繹不絕。
春秋閣
春秋閣建於民國42年(西元1953年)為兩座宮殿式樓閣,為春閣及秋閣之合稱,各為四層八角,綠瓦黃牆,宛如寶塔,古色古香的塔影倒映水中,造型為當時全臺灣塔中之翹楚。各有九曲橋相通,又稱「春秋御閣」,係為紀念武聖關公而建。
位在春秋閣的前端有一尊騎龍觀音,關於此一騎龍觀音的由來有一傳說:觀音菩薩曾騎龍在雲端現身,指示信徒要依其現身之形態建造聖像在春閣與秋閣之間,於是有現今的騎龍觀音聖像。
龍虎塔
塔高七層,潭水上立有龍虎兩孿生閣樓,樓前各有龍虎塑像,遊客可以身為道,由龍口進,虎口出,取其吉祥之意。塔身與岸邊有九曲橋銜接,巍峨聳立,與潭面相互對應,景緻優美。
來源:高雄市政府观光局
來源:高雄市政府觀光局
來源:高雄市政府觀光局
來源:高雄市政府觀光局
國立高雄大學設立於西元2000年,為臺灣邁入21世紀後唯一新設綜合型國立大學,肩負臺灣南北高等教育均衡發展之任務。啓仁於2024年接任校長後,立即帶領一級主管舉辦共識營,並聚焦「跨域創新」、「產業鏈結」、「在地實踐」與「國際接軌」4大發展策略,以及7個主軸「鼓勵多元教學、營造創新學習環境」、「整合研究能量、強化獎勵機制」、「有效經營空間、優化校園環境品質」、「落實行政革新、邁向財務永續」、「場域資源共享、落實社會責任」、「建立低碳智慧校園與 ESG 營運中心」、「驅動國際鏈結、發揮影響力」,精進校務治理的推動。
回顧這一年,師長同仁以「SDGs x USR x ESG」為核心行動,積極參與國際評比,持續發布永續報告書,確保永續發展成果透明公開及有效管理。未來將持續強化與USR夥伴學校鏈結、積極參與低碳產業永續聯盟,並與各科技大廠洽談關鍵合作項目,以契合形塑高大成為S型科技廊帶之ESG平台角色,並與地方政府合作及跨域治理計畫。
在永續學術研究與創新成果方面亦備受矚目,例如藝創系攜手北中南國教端夥伴打造XR創新應用數位共學環境、化材系將廢棄蛋殼高值化應用、資工系開發即時手語辨識系統「手語之聲」造福聽障人士。高大亦積極落實大學社會責任,師生深入社區,推動科普教育與關懷行動,多次前往原鄉部落,為桃源國小學童舉辦科普營隊,從小扎根科學種子、培養原民科學人才,另協助左營高中、楠梓高中、中正高工、蚵寮國中等在地多所中學端推廣「科普動手做」,師生付出不僅展現高大對教育的承諾,也體現對社會的深厚關懷。
高大於2004年6月5日即簽署國際綠色大學「塔樂禮宣言」,為全國第一所簽署該宣言之綠色大學,在2024年「世界綠色大學評比(UI GreenMetric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)」,全球84國共1,477所大學中,排名自第285躍升至278名,躋升前1/5;2019年獲得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獎教育類入選獎;2019至2024年共獲得TCSA企業永續報告獎大學類3金1銀2銅獎項等殊榮。上述評比顯示高大持續精進永續成效,以及體現USR(大學社會責任)、推動SDGs與在地共榮共好等諸多作為,並逐步獲得社會各界肯定。
來源:高雄大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