凱莉都精品旅店
Attractions

鄰 近 景 點

高雄都會公園風景圖

高雄市都會公園

搭乘捷運紅線就能輕鬆抵達高雄都會公園,這座公園面積廣達九十五公頃,園內綠樹扶疏,彷彿走進森林一般。園區範圍主要為台糖青埔農場,休閒設施包括兒童遊戲場、景觀親水池、散步步道、涼亭、籃球場、網球場等。不僅是楠梓當地居民喜歡前來運動的地方,假日也有許多戶外活動在此舉辦,總能吸引眾多遊客入園。

來源:高雄市政府觀光局

援中港生態濕地公園風景圖

援中港生態濕地公園

來到楠梓區臨海地帶的援中港濕地公園,這裡原本是廣闊的漁塭用地,屬於海軍土地。後因海軍二代艦基地開發計畫,軍方將原本漁塭土地回收,重新規劃成濕地公園,園內擁有豐富的紅樹林濕地生態,植物、昆蟲、鳥類棲息甚多,加上設有木棧步道,遊客可以輕鬆欣賞園內美麗的自然景觀。

來源:高雄市政府觀光局

高雄楠梓區後勁溪風景

後勁溪

後勁溪全長達21公里,是流經高雄市區的三大河川之一,早年又亦稱為「萬丹港」,流經仁武工業區、高雄科技大學楠梓校區、高雄都會公園,最終從援中港出海,流域面積內滋養了農田與養殖漁業,但也因緊鄰多處工業區,使河川生態一度遭到破壞,在公私協力整治後,以生態工程設計,創造出兼具美觀與生態的水岸風情,翻轉楠梓原工業區的印象,將後勁溪打造為北高雄的綠色生態長廊。

來源:高雄市政府觀光局

右昌森林公園入口圖

右昌森林公園

佔地17公頃的右昌森林公園坐落於楠梓區加昌里,由於其特殊的歷史緣由,公園除了廣植草木、開鑿河渠水道,最具特色的是開闢「搖控飛機」飛場及飛行解說中心,是高雄唯一具有飛行主題及紀念意義的運動休閒公園。教育解說中心採綠建築設計,有著彷彿飛行氣流般的曲線屋頂,強調自然通風與採光,降低能源使用量。
飛場下方的草坡整地成為戶外劇場,平常可作為休憩空間,觀看草皮區活動,亦可提供作為社區的戶外展演空間。公園中最搶眼的是生態池中以飛行為主題的橋樑,如飛機360度翻轉的煙霧軌跡般的橘色橋身明亮耀眼,也以此紀念右昌飛行家的一生。右昌森林公園的設置連結了後勁溪河堤公園暨自行車道、援中港溼地公園、高雄大學濕地公園及半屏山等等,使高雄市的自然綠帶更加完整、一氣呵成。

來源:高雄市政府觀光局

高雄市蓮池潭

蓮池潭
舊稱蓮花潭,位於高雄市左營區東側,南鄰龜山、北接半屏山,潭面面積約42公頃,源於高屏溪。蓮池潭周邊潭水因遍植荷花,在清領時期就名列鳳山八景,稱「泮水荷香」,現因湖畔半屏山特殊造型與龍虎塔遠近倒映水中,而以「蓮潭夕照」聞名。入夜後的蓮池潭,水霧濛濛,景色若隱若現,予人難以言喻的神秘感。

潭上亭台樓閣林立,潭畔遍植垂柳,景緻秀麗。由南而北風景點分別有舊城、龍虎塔、五里亭、春秋閣、啟明堂、孔廟等,吸引各地遊客前往,假日更是絡繹不絕。

春秋閣
春秋閣建於民國42年(西元1953年)為兩座宮殿式樓閣,為春閣及秋閣之合稱,各為四層八角,綠瓦黃牆,宛如寶塔,古色古香的塔影倒映水中,造型為當時全臺灣塔中之翹楚。各有九曲橋相通,又稱「春秋御閣」,係為紀念武聖關公而建。

位在春秋閣的前端有一尊騎龍觀音,關於此一騎龍觀音的由來有一傳說:觀音菩薩曾騎龍在雲端現身,指示信徒要依其現身之形態建造聖像在春閣與秋閣之間,於是有現今的騎龍觀音聖像。

龍虎塔
塔高七層,潭水上立有龍虎兩孿生閣樓,樓前各有龍虎塑像,遊客可以身為道,由龍口進,虎口出,取其吉祥之意。塔身與岸邊有九曲橋銜接,巍峨聳立,與潭面相互對應,景緻優美。

來源:高雄市政府观光局

高雄市-孔廟

高雄市-孔廟

位於蓮池潭北岸的孔廟,1976年興建落成,屬於新式的仿宋宮殿式建築,仿造山東曲阜孔子廟宋代樣式,如大成門、大成殿、欞星門、禮門、義路等,裡頭有一面敘述孔子事蹟的銅壁浮雕,背書有「萬仞宮牆」四字,讚美孔子高深的學問道德。
全臺共有十多處孔廟,左營蓮池潭旁的孔廟,建築外觀雄偉肅穆,古色古香。當年還吸引知名電視劇「一代女皇」前來取景拍攝,園區內綠樹枝葉扶疏,小橋流水景緻優美,相映於湖光山色之美。

來源:高雄市政府觀光局

高雄市壽山動物園

高雄市壽山動物園是南部最大的公立動物園,為高雄市觀光局轄管,是台灣三座市立動物園之一,規模僅次於臺北市立動物園,2022年改善了動物的家與戶外活動空間,並設置動物友善的空中觀察廊道,讓高雄居民與遊客能以不同角度、低干擾的情況下,近距離觀察可愛動物的日常生活,是個適合親子休閒、戶外教學、生態科普的教育場所。
友善觀察動物與牠們的棲地
壽山動物園內透過植栽柔化邊界,設置空中廊道穿梭在動物的棲地上,兩旁隨之增高的網狀藩籬,讓遊客隱身其中並可從高處觀看動物們的互動,走進豎立於空橋的2座挑高山屋,與懸掛空橋下的4座動物觀察廊道,透過大面積的落地玻璃,能夠看見貼近牠們原生的棲地環境,看見水豚愜意地泡湯、獅子慵懶地曬太陽,或是台灣黑熊自在地磨蹭樹幹抓癢,各種動物可愛真實的樣貌,讓人彷彿走進動物的家,多重體驗牠們的生活空間。

改建後的壽山動物園,成為一處融合自然的和諧參觀場所,園區動線與道路進行改善,提供遊園小火車帶你逛園區;在參觀路線上設置趣味性的影片與解說牌,讓大小朋友能更深入了解動物的習性;而親水廣場變身超好玩的噴泉、像煙囪的水霧,讓小朋友可在清涼的水池打水仗;更將老舊獸舍進行改造,打開部分屋頂,導入陽光和雨水,改善獸舍的通風、清潔與排水功能,打造舒適的動物生活空間。

來源:高雄市政府觀光局

南寮海岸光廊(彌陀漁港海岸光廊)

詳細介紹
「海岸光廊」前身為南寮漁港旁的小公園,經整修煥然一新,園區佔地約1.5公頃,包含海景瞭望台、兒童遊憩區、濱海大道、水中廊道、堤防步道、彩繪堤防、3D彩繪地坪等區域,即使地處偏遠,仍成為大家口耳相傳的熱門親子景點。
每到假日吸引眾多家庭前來遛小孩,海洋元素的3D彩繪牆面、邱比特公仔、心心相印看台等,親子一家開心美拍;白沙遊戲區是兒童玩樂天堂,濱海大道旁鞦韆也很熱門,登上兩層樓的海景瞭望台,可全覽南寮漁港風景。
靠海區域規劃的戲沙海灘、親海滑梯等,在非漲潮期間水較淺,大人可帶著小孩在此玩水踩沙、抓小魚小蟹,但家長請隨時注意小孩安全,海岸光廊園區設有廁所與淋浴間,也有清洗沖腳處,遊玩過後梳洗十分方便。

此地除了適合小孩遊戲玩水,親近大自然,也適合大人觀海休憩,架設水面上的S型木棧道「水中廊道」,是網路上最夯打卡點,能感受木棧道吹風、聽海浪聲漫遊體驗。

高雄路竹天后宮

康熙年間,路竹地區的開墾者漸增,生活逐漸安定後,1671年時在今中山路搭建了天后宮,歷經多次整修與擴建,信眾日增,然隨著時代變遷與路竹市街的發展,廟宇空間逐漸不敷使用且無腹地再行擴建,遂於1979年經聖母指示另建新廟,並保留市區的舊廟,形成新舊並存現狀。

新廟在路竹當地又稱大天后宮,是路竹規模最大的廟宇,主祀天上聖母,航海守護神媽祖,是路竹最重要的信仰中心,新廟為閩南式廟宇風格,樓高達三層,搭上廣闊的廟埕顯得氣派非凡、雄偉莊敬。媽祖手下的兩名神將:千里眼、順風耳也隨侍於廟宇兩側,廟宇大廳的龍雕像,在每年媽祖誕辰時會舉辦「過龍喉」的活動,由龍嘴進、龍尾出,有掃除厄運、保平安的功用,是路竹天后宮特有的祈福活動。

來源:高雄市政府觀光局

國立高雄大學

國立高雄大學設立於西元2000年,為臺灣邁入21世紀後唯一新設綜合型國立大學,肩負臺灣南北高等教育均衡發展之任務。啓仁於2024年接任校長後,立即帶領一級主管舉辦共識營,並聚焦「跨域創新」、「產業鏈結」、「在地實踐」與「國際接軌」4大發展策略,以及7個主軸「鼓勵多元教學、營造創新學習環境」、「整合研究能量、強化獎勵機制」、「有效經營空間、優化校園環境品質」、「落實行政革新、邁向財務永續」、「場域資源共享、落實社會責任」、「建立低碳智慧校園與 ESG 營運中心」、「驅動國際鏈結、發揮影響力」,精進校務治理的推動。

回顧這一年,師長同仁以「SDGs x USR x ESG」為核心行動,積極參與國際評比,持續發布永續報告書,確保永續發展成果透明公開及有效管理。未來將持續強化與USR夥伴學校鏈結、積極參與低碳產業永續聯盟,並與各科技大廠洽談關鍵合作項目,以契合形塑高大成為S型科技廊帶之ESG平台角色,並與地方政府合作及跨域治理計畫。

在永續學術研究與創新成果方面亦備受矚目,例如藝創系攜手北中南國教端夥伴打造XR創新應用數位共學環境、化材系將廢棄蛋殼高值化應用、資工系開發即時手語辨識系統「手語之聲」造福聽障人士。高大亦積極落實大學社會責任,師生深入社區,推動科普教育與關懷行動,多次前往原鄉部落,為桃源國小學童舉辦科普營隊,從小扎根科學種子、培養原民科學人才,另協助左營高中、楠梓高中、中正高工、蚵寮國中等在地多所中學端推廣「科普動手做」,師生付出不僅展現高大對教育的承諾,也體現對社會的深厚關懷。

高大於2004年6月5日即簽署國際綠色大學「塔樂禮宣言」,為全國第一所簽署該宣言之綠色大學,在2024年「世界綠色大學評比(UI GreenMetric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)」,全球84國共1,477所大學中,排名自第285躍升至278名,躋升前1/5;2019年獲得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獎教育類入選獎;2019至2024年共獲得TCSA企業永續報告獎大學類3金1銀2銅獎項等殊榮。上述評比顯示高大持續精進永續成效,以及體現USR(大學社會責任)、推動SDGs與在地共榮共好等諸多作為,並逐步獲得社會各界肯定。

來源:高雄大學